#1128-1 6F畫布 / 壓克力彩 (2013.11) |
#1128-2 6F畫布 / 壓克力彩 (2013.11) |
上星期六,一家人說是隨意走走的郊遊.
其實也是家人特別陪我去台中國美館。
儘管最後他們都累到只能在國美館戶外草地小憩,
我還是很高興能讓我有機會看到
「生命的禮拜天:張義雄百歲回顧展」。
展場有大尺寸的作品也有小幅的畫作,
印證了我一直在追求的 “ 好畫,沒大沒小 ”
也透過影片介紹看到張義雄先生的身影,
聽聞先生說:人沒有貴賤,藝術的路上也不該有貴賤...“
眼淚差點掉下來。
看著前人不畏生活困頓、一意追求藝術之志的背影,
我就算四年前第一次面對塞納河時,
已意識到自己到不了自我期許的位置,
還是可以一步一腳印,慢慢走下去....
《轉載》
國立台灣美術館特舉辦「生命的禮拜天:張義雄百歲回顧展」
2013/11/09~2014/02/09
策展人:盛鎧
年屆百歲的藝術家張義雄,一生創作不綴,且有各式風格及各種類型的畫作聞世,於台灣畫壇早享盛名。縱使曾經歷過困頓之生活,但其追求藝術之志,始終未曾動搖。張義雄積極吸收印象派以降各類畫派之技法,鎔鑄個人獨有風格,並細心觀察人世生活百態,從而創作出眾多形式圓熟且饒富意醞的動人作品。
張義雄1914年出生於嘉義市,自幼即喜愛塗鴉,十歲時親見陳澄波於嘉義圓環一帶寫生作畫,因而萌發欲為畫家的志願。張義雄曾從學於陳澄波,並斷續接受過美術學院教育,但其創作大多源於自我的探索,而非名師或畫派 之指引。自1930年代於東京生活期間起,張義雄曾長期在街頭為人畫像或作剪紙剪影,以維持生計,但這也深化他素描與造型之技巧。二次大戰後,張義雄返台 於台北成立私人教學畫室,教育許多藝術後進。此時他雖然生活困苦,屢次搬遷住家,但也逐漸形成個人繪畫風格,並於台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與台陽美術展覽會屢次獲獎,而奠立其名聲。
1964年移居日本後,張義雄除於東京舉行數次個展,仍不時回國舉行展覽,並成為台灣首位畫廊經紀畫家。因嚮往法 國的藝術生活,張義雄1980年開始居住於巴黎,直至2003年重回日本定居。巴黎生活期間,張義雄亦屢次入選法國藝術家沙龍展(春季沙龍展)與秋季沙龍展,獲國際性聲譽。但在他鄉的張義雄仍持續關注袓國台灣,並因1988年520事件,捐出百幅畫作義賣,以援助農民運動,足見其人道關懷之理想。
張 義雄是位勇於嘗試且求新求變的藝術家,但是在變化之中他仍有一貫的堅持,即對於作品完成度的追求。張義雄作品的風格,並不限於印象派,部分更吸收野獸派、 立體派或表現主義之畫風,他甚至亦創作過數件抽象繪畫,但在變化之中,其構圖、造型與色彩的統整性,以及畫面質感肌理的表現,都可看出其苦心經營與個人獨 具之特色,且不論風景、靜物或人物畫皆然。
儘管張義雄畫過歐、美、日各地的風景,但他仍對台灣本地的風光情有獨鍾,且在靜物畫中,張義雄 亦曾以鳳梨與龍眼等台灣特產水果為題材,並運用厚實多彩的油彩肌理加以表現,可見他對故鄉景色與物產的熱愛。在人物畫方面,張義雄常畫本土的市井庶民,而 在國外,他也熱衷於呈現人們的日常生活,且富含詩意。晚年以小丑為主題的作品,更見其對生命之苦與樂的深度諦觀。如今適逢張義雄百歲誕辰,國立台灣美術館特舉辦「生命的禮拜天:張義雄百歲回顧展」,掇選其各面向的代表性創作,以展現張義雄豐偉的藝術成就。
http://www.jia-artgallery.com/artist/%E5%BC%B5%E7%BE%A9%E9%9B%84/
No Response to "看過「生命的禮拜天:張義雄百歲回顧展」"
張貼留言